您好,欢迎进入上海贝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热线

86-021-33921235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细胞质染色的使用流程

细胞质染色的使用流程

更新时间:2025-06-30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05
  细胞质染色是生物学实验中用于观察细胞质内结构、成分分布及代谢活动的重要技术。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染色剂与细胞质中的目标物质结合,在显微镜下呈现清晰可见的图像。以下是细胞质染色的标准流程及关键要点:
  一、实验准备
  1. 材料选择
  - 细胞类型: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细胞,如动植物细胞(如洋葱表皮细胞、人口腔上皮细胞)、培养细胞或微生物(如酵母菌)。
  - 染色目标:明确需观察的细胞质成分(如线粒体、液泡、糖原颗粒等),选择对应的特异性染色剂。
  2. 试剂与仪器
  - 染色剂:
  - 活体染色剂:如詹纳斯绿B(线粒体专一性染色)、中性红(液泡染色)。
  - 固定染色剂:如苏丹染料(脂质检测)、碘液(淀粉检测)。
  - 辅助试剂:生理盐水(维持细胞形态)、缓冲液(调节pH)、酒精(脱色或固定)。
  - 工具:光学显微镜、载玻片、盖玻片、镊子、滴管、染色皿、吸水纸等。
  二、样本制备
  1. 细胞分离与处理
  - 动植物细胞:
  - 动物细胞:取口腔上皮细胞时,需用牙签轻刮颊内侧,涂于载玻片生理盐水中;若为血液细胞,需抗凝处理后离心分离。
  - 植物细胞:撕取洋葱内表皮或叶片下表皮,剪成小片置于载玻片上。
  - 微生物:酵母菌悬液需稀释至适宜浓度(如10%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)。
  2. 细胞活性维持
  - 活体染色需保持细胞活性,操作需迅速,避免长时间暴露导致细胞死亡。
  - 若需固定细胞(如死细胞染色),用95%酒精或醋酸-酒精混合液(3:1)固定10-15分钟,水洗后染色。
  三、染色操作
  1. 染色剂配制
  - 詹纳斯绿B染液:1%詹纳斯绿B溶于生理盐水,现用现配(易沉淀);
  - 中性红染液:0.1%中性红水溶液,用于液泡活体染色;
  - 苏丹染液:苏丹III或IV溶于酒精,用于脂滴检测(需切片脱色)。
  2. 染色步骤
  - 活体染色(以线粒体为例):
  1. 载玻片中央滴加1-2滴詹纳斯绿B染液;
  2. 放置细胞样本,覆盖盖玻片,避免气泡;
  3. 室温染色10-15分钟,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蓝绿色颗粒。
  - 固定染色(以脂滴为例):
  1. 细胞样本经酒精固定后,水洗去除残留酒精;
  2. 苏丹染液染色15分钟,酒精分色(洗去多余染料);
  3. 水洗后甘油封片,镜下观察橘红色脂滴。
  3. 染色条件控制
  - 时间:活体染色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死亡,染色剂渗漏;固定染色需充分反应。
  - 浓度:染色剂浓度过高易导致背景过深,需按标准稀释(如0.5%-1%溶液)。
  - 温度:常温操作,高温可能破坏细胞结构或加速染料挥发。
  四、封片与观察
  1. 封片处理
  - 活体染色样本直接盖盖玻片,吸去多余染液;
  - 固定染色样本需梯度脱水(酒精系列)后,用中性树脂或甘油封片。
  2. 显微镜观察
  - 低倍镜定位:快速找到染色区域,调整光强(活体染色需弱光避免漂白)。
  - 高倍镜细节:切换高倍物镜,调节细准焦螺旋,观察细胞器形态、分布及颜色。
  - 对照设置:设置未染色对照组,排除非特异性着色干扰。
  五、结果分析与记录
  1. 图像特征
  - 线粒体:詹纳斯绿B染色后呈蓝绿色棒状或颗粒状;
  - 液泡:中性红染色后呈红色,占据细胞大部分体积;
  - 脂滴:苏丹染色后呈橘红色圆形颗粒。
  2. 数据记录
  - 绘图标注细胞器位置、大小及数量;
  - 记录染色条件(时间、浓度)、细胞活性状态及异常现象(如质膜破裂导致染料外渗)。
  六、注意事项
  1. 安全操作:染色剂多为有毒化学品(如苯胺类),避免皮肤接触,实验后洗手。
  2. 污染控制:染色废液需分类回收,避免交叉污染其他样本。
  3. 误差排查:
  - 背景过深:缩短染色时间或降低染液浓度;
  - 细胞重叠:重新制片,确保单层分布。
  • 公司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

    公司邮箱:bestbio@163.com

    公司传真:

  • 18930271235

    免费销售热线

    1722797799
  • 微信二维码

    网站二维码

Baidu
map